開幕式(中評社 海涵攝)
殷勇(中評社 海涵攝)
郭金龍(中評社 海涵攝)
陳元豐(中評社 海涵攝)
劉兆玄(中評社 海涵攝)
李詩欽(中評社 海涵攝)
開幕式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北京市台辦主任霍光峰(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海涵)9月19日上午,第26屆京台科技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來自兩岸科技產業界相關人士、公協會負責人、企業家及台商代表等近400人參加,聚焦深化京台科技經貿交流合作,鼓勵、支持台商台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共同探討科技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台灣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分別致辭,北京市委常委楊晉柏主持開幕式。
郭金龍致辭說,今年以來,大陸各地區各部門更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國民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彰顯出了大陸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發展的趨勢和主流明顯好於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未來仍將是“風景這邊獨好”,希望兩岸企業家認清大勢、發揮優勢,堅定融入大陸統一大市場,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走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
殷勇致辭說,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北京市不斷深化京台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在京台兩地之間架起“連心橋”。兩岸深化交流順應時勢、契合民心,兩岸經貿合作動力充足、活力強勁。我們將扎實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龍頭,深化開放創新和國際科技合作,這將為兩地交流合作提供新機遇、新空間。加快推動“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促進項目對接和人才交流,聯合推動創新研發、創業孵化和技術交易,努力在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上實現新突破。深化經貿合作,支持台商台企深入參與“兩區”建設,推動更多台資項目落地,促進共同繁榮發展。完善惠及台胞台企政策措施,常態化開展“我為台胞辦實事”活動,努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歡迎台胞台企來京投資興業、共享發展機遇,堅信在兩地共同努力下,京台合作必將打開融合發展新局面,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陳元豐在致辭中表示,9月12日,新華社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第一份專門針對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出台的文件,順應了兩岸要和平、要發展、要合作的主流民意。我們將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全面落實《意見》各項部署,堅持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完善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落實各項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幫助台商台企加快轉型升級、拓展內需市場,持續優化台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環境,不斷提升台胞台商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幸福感。
劉兆玄表示,京台科技論壇已經舉辦了26屆。過去25年來,論壇內容不斷升級、參與層面不斷擴大,具體成果陸續展現,成為推動京台產業技術合作的一個最重要的平台,為雙方產業緊密交流和融合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近兩三年以來,因地緣政治影響,國際格局等大環境產生一些變化,導致全球產業鏈斷鏈或重組,對兩岸產業發展和交流合作也產生一定影響。大陸在去年12月發布《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了許多具體措施和構想,兩岸產業應該在擴大內需戰略之下探索新的合作領域和商機。
李詩欽說,今年上半年大陸經濟增長5.5%,經濟趨勢穩定向好,其中尤以信息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今年1月到7月,大陸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營收7.98萬億元,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8%。大陸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是台商台企未來持續投資興業的市場所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全球化退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加之極端氣候衝擊,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兩岸更需攜手並進,共同致力於推動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領域的合作,加速推動綠色轉型,共謀永續發展。
開幕式上舉行了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啟動暨揭牌儀式。北京市台辦副主任劉先傳、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沈永鋼、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張宇蕾、北京市科協副主席田文,北京市綠色產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馮煥民,台灣電電公會副秘書長蔡鬆慧,亦莊控股董事長王軍,中科電商穀總經理康京圍,英業達集團資深副總、北京公司總經理邱全成共9家單位負責人上台簽約,共同發起在京建立兩岸科技創新中心。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北京市委常委楊晉柏,以及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副理事長陳瑞隆、台灣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共同兩岸科技創新中心揭牌。兩岸科技創新中心的建立,將進一步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服務兩岸科技交流合作和優勢產業對接,更好支持台商台企在京發展。
在主論壇環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孔磊圍繞經開區發展及產業布局情況,台灣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圍繞ChatGPT的應用和客制化,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並行軟件實驗室主任張雲泉圍繞算力經濟的發展趨勢分析與展望分別作主題演講。
本屆論壇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兩岸企業家峰會支持,北京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共同承辦,北京市相關單位和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共同協辦。本屆論壇主題為“科技賦能智慧未來 創新推動融合發展”,將聚焦深化京台科技經貿交流合作,鼓勵、支持台商台企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論壇堅持突出科技元素,採取“1+4+N”舉辦模式,設置論壇峰會和科技金融、數字經濟、醫療大健康、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研討會等4個平行論壇,以及數智低碳、知識產權保護、科技人才、女性等系列分論壇活動。同時,結合京台兩地經濟科技產業合作熱點,將舉辦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啟動暨揭牌儀式、兩岸科技成果展和京台科學技術交流對接會3場專題活動,為持續提升京台兩地經濟合作質量搭建新平台。
9月19日下午,舉辦數字經濟、醫療大健康兩場平行論壇,與會兩岸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圍繞深化京台數字經濟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徑,以及加強醫防融合體系、智慧賦能社會體系、科技和生物技術服務健康衛生等話題開展研討,並舉行醫療科研成果發布和生物科技合作項目簽約。
京台科技論壇創辦於1998年,連續二十五年在京台兩地舉辦大型活動,已成為兩岸重要的經貿交流合作平台、科技創新引領平台和融合發展展示平台。25年來,論壇秉持“專業高端、特色實效、互利共贏”的原則,緊跟兩岸關係大局和京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舉辦峰會、專題論壇、科學技術交流、科技成果展示、參觀考察等系列交流活動,促進了兩岸經濟、科技界交流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