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分论坛——京台人工智能线上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日期:2022年07月25日 来源: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由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北京港澳台科技合作中心)主办、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台湾智慧产业电脑物联网协会、台湾生产力中心联合承办、主题为“云上京台 协同共进 AI赋能 智绘未来”的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分论坛—京台人工智能线上交流活动于2022年7月22日下午以牡丹融媒体直播方式在线上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加强两岸科技经济交流合作、推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释放两岸人工智能发展潜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北京港澳台科技合作中心)副主任王旖琪、台湾智慧产业电脑物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曾宪健、京台产业园总经理康京围、台湾商工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协会副会长郑祝鹏等领导,两岸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社团和企业代表等近八百人参加会议。在国际中心的指导和绿促会的协调推动下,京台产业园与台湾商工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协会在本次活动中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

  贵宾致辞

  

  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北京港澳台科技合作中心)副主任王旖琪致辞。王主任代表主办方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中心的基本情况。王主任讲到,随着《关于深化京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政策的发布,进一步深化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为京台的科技合作搭建起了更为便捷、务实、高效的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够有序地推动京台的科技合作、人文交流,进一步促进两岸的科技资源互联互通,为台资企业在京投资和开展经济科技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实现了以科技创新引领两岸经济融合以及高质量发展。王主任还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意义,并表示,活动将通过优势项目的云上路演,聚集京台两地AI领域高端专家进行主旨演讲、产业界企业家进行经验交流和案例分享,围绕京台AI发展现状、技术壁垒和应用前景共同研讨、共商对策、共谋合作,充分发挥京台两地的特有优势,促进新形势下京台科技合作交流,构建创新合作生态圈,全面推动两岸科技创新建设和发展。

  

  台湾智慧产业电脑物联网协会副理事长曾宪健致辞。曾理事长谈到,台湾在人工智能产业上,优势在于硬件设计产业的发展成果,如智慧IC晶片制造、云端主机、物联网、小型机器人等,在软件上则选择少数的利基市场,如AI聊天客服软件、影响识别系统、多重感测器的资料分析等,在应用的领域上,医疗的诊断辅助降低医生的工作负荷,金融业的理财机器人和自助核贷系统可以减少人力和提升服务效率,服务业的产品推荐、顾客行为分析可以提升销售,制造业的产品检测、机台故障预测可以节省人力并增加生产力,而在大陆人工智能发展方面,除了上述关于智能智造方面的投入,大陆的产业界也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许多的投资和发展。曾理事长希望两岸能有更多层面的技术交流,了解双方彼此之间的互补优势,携手协同合作,打造亚洲乃至全球AI产业链,让两岸的AI技术能够持续地领先全球,也期待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建构两岸人工智能技术科研发展平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主旨演讲

  

  台湾生产力中心资深专家、台湾商工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协会副会长郑祝鹏就《超高性能AI废弃物转换产线开发》做主旨演讲。郑会长谈到,台湾商工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协会主要协助台湾地区企业运用AI物联网技术进行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创新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拥有多项AI主题计划,并且每年持续新增。郑会长重点介绍了“超高性能AI废弃物转换产线开发”项目,该项目的团队运用异质讯号搜集与整合、智能平台架构建置以及AI演算法设计开发,提升汽化生质能源发电效率,并且在2021年宜兰养殖场的改善方案中已经有获得相关的验证。郑会长期待,通过此次分享可以有更多技术合作的空间,让AI废弃物转换能源这项技术有更广泛的应用。

  

  浪潮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资深顾问刘清钊就《自动驾驶算法—数据中心方案》做主旨演讲。刘老师谈到,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行业也在朝着自动驾驶的方向迈进,但是要实现“自动驾驶”需要进行大量加速计算基础架构的计算密集型工作,需要实现冗余、配置多种高分辨率传感器并应用深度神经网络。这些因素都将带来对强大计算能力的需求,以便能够处理所有 AI 工作负载。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动驾驶厂商,帮助传统造车企业、新势力车企、自动驾驶算法公司等公司更高效建设和释放AI算例,浪潮提供了全流程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主题演讲

  

  华硕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处长彭恺翔就《以人为核心结合AI技术的工业5.0思维》做主题演讲。彭处长提到,以人为核心的工业5.0关注的重点是通过AI数字技术打造生产场域、永续性、适应力及社会责任,而工业5.0是手段,ESG则是目的。彭处长从智慧工业安全防护平台的环境与人员、设备运维、品质与瑕疵检测、设备状态与参数检测等方面介绍工业5.0的思维。彭处长指出,华硕智慧工业安全防护平台实现了No code AI + MLOps,通过AI影像辨认技术,取代人力巡检,无时无刻守护人员安全。彭处长还分享了AI for AOI瑕疵检测、AISDetector异常检测、华硕工业等级硬件运算平台以及部分实际案例和解决方案。

  

  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级副总裁朱萌就《可信AI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落地探索》做主题演讲。朱总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蓬勃发展。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瑞莱智慧基于安全、可信、可靠、可扩展的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围绕数据可用、算法可靠、应用可控,面向视频分析、安全监控、工业质检、工艺参数优化、设备故障诊断等场景,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安全产品和工业智能解决方案,用以满足工业制造过程中来自不同环节、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协助提升企业客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快推动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快速落地,实现制造业的智慧化全面升级。

  

  杰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郑诗怀就《No Code AI 自动机器学习平台,智能制造新时代》做主题演讲。郑总谈到,Profet AI杰伦智能科技成立于2018年,旨在帮助各类制造企业使用AI机器学习导入应用,提供了一个简单直观的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平台,专注于制造业,将企业引入人工智能的速度提高了 10 倍以上,让普通用户能够快速生成世界级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关键业务场景应用,赋能企业获得可预测的洞察力、优化结果和增强竞争力。Profet AI的专用制造自动化AI机器学习平台拥有10多个行业100多个案例的成功经验,让企业在企业大数据中把握更多有价值的数字化转型机会。

  

  北京云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洪斌就《基于CAE+AI的基础设施数字孪生服务》做主题演讲。赵总谈到,云庐科技是一家立足高端工业软件行业,致力于国产自主可控CAE仿真技术研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重点安全与应急企业。基于CAE+AI大数据分析的数字孪生平台——云奚依据力学仿真机理、接入海量数据,实时、动态调整模型,从而实现诊断、预测安全风险,辅助决策功能,可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可应用在城市内涝、智慧供热管网、桥梁健康监测等智慧城市的众多场景。作为云奚的技术内核,非线性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云平台——云朏是由技术团队经过20余年的技术积累与深耕研发完成,不管是前处理后处理,还是核心求解器,每一层代码都是由云庐科技独立研发,真正实现了国产自主可控。

  

  安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边缘智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监林宏达就《AI一站式服务 精准解决物联网智能化痛点》做主题演讲。林总谈到,人工智能的热潮从未褪去,人类将不断探索并朝向“更智能”的世界。林总指出,物联网的AI 解决方案开发与应用的痛点在于初始阶段的评估、Command Line 技术门坎、周边装置的选择和边缘计算装置的监控与管理。林总重点介绍了安提国际AI专业化服务(丰富的AI 软硬件产品,简易的GUI 软件工具,监控软件Aetina EdgeEye,和专业、实时的Support Team)以及融合AI 生态圈网络伙伴技术(软硬件技术多元性、共同打造更多边缘AI 解决方案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签约仪式

  

  台湾商工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协会副会长郑祝鹏、京台产业园(中科电商谷)总经理康京围代表双方单位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单位将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和深度合作,为两岸企业搭建科技经济交流平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已成为两岸人工智能领域科技经济交流和产业合作的新起点。与会各方将持续跟踪论坛活动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项目,以促进两岸更多企业合作及项目落地,推动京台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构筑两岸AI产业领域常态化创新合作平台,为增进两岸同胞共同福祉作出贡献。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6号院7号楼

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4916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