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评论员)
每逢2月28日,民进党等岛内“台独”势力便借机操弄“2.28”事件的话题,通过歪曲历史、割裂两岸的方式,把持分裂主义话语权,达到
攻击政治对手,为“台独”主张铺路的目的。
“二·二八事件”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是台湾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警员在台北误伤烟贩,群众激动。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又遭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激起了民众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暴动民众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急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调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陆,进驻台北,对群众进行大规模镇压,运动最终失败。
但岛内“台独”势力完全歪曲解读“2.28”事件,将之作为推动“台独”分裂活动的借口和起点。由于台湾当时正处于二战结束后国内复杂政治大环境中,该事件牵涉岛内省籍、族群矛盾,受日本殖民主义培育的一小撮分离主义投机分子借机发动“台独”活动遭挫败。但“台独”势力一直刻意将这场岛内民众反专制、反独裁的运动歪曲成台湾民众“争取独立”的活动,将当时国民政府对台湾平民百姓的迫害歪曲成对“台湾本土化”和“台独”势力的镇压,使“台独”势力借此扮演“政治受害者”形象,长期以来“2.28”事件也成为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重火炮”之一。
面对这样歪曲事实的情况,岛内部分学者和媒体开始反思这一事件的真实历史和地位,发出要求正本清源、破除政治蒙蔽的声音。一是表示岛内舆论应当正确解读历史,打破“台独”势力单方面歪曲历史、把持对“2.28”事件话语权的局面在源头上揭露“台独”分裂主义“假民主、真独立”的外衣。二是认为作为台湾民众反专制、反迫害的群众运动,“2.28”事件对台湾普通百姓造成很深的心灵创伤,也是台湾民众希望当家做主的集中民意反映,岛内各方对该事件的纪念活动,应当从对民众所受的历史冤屈和迫害给予深切关怀与同情,而不是一味的作为政治斗争工具,让纪念活动回归正轨,以正确引导民意。三是认为应该以此事件的纪念出发,实现岛内各党派、各族群、各阶层的和解,而不是朝裂解台湾社会、激化民众矛盾的方向走。岛内的媒体评论指出,“纪念不是为了斗争,而理应是为了和解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方面宣布有关部门举办“2.28”事件系列纪念活动。此举有助弥补大陆对一些涉及两岸及台湾历史发展的“缺位”状况,打破“台湾历史只有‘台独’势力能讲”的局面,使大陆方面“讲好历史”,淡化驱散“2.28”事件的“意识形态之霾”,客观正确引导两岸舆论,化解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误解和歧见。另外,由于“2.28”事件发生在民国政府时期,也证明当时台湾已经摆脱日本殖民回归祖国怀抱,强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对当前台当局推动“去中国化”、“柔性台独”等做法起到遏制作用。事实证明,民进党当局对大陆的纪念活动表现出很强烈的紧张与对抗,表明这一做法确实打中“台独”势力的七寸,担忧自己长期歪曲历史的做法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