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2024年台湾军事发展动态

日期:2025年02月10日 来源:两岸关系杂志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2024年民进党赖清德接替蔡英文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继续坚持“台独”路线,持续强化与美勾连。台军坚持“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军事战略,以不对称战力建设为重点,发展武器装备,强化改革措施,企图提升“以武拒统”能力。

  密切与美军事勾连

  年内美政府推出多项涉台法案,美军常年驻台协训以及台军到美培训。除此之外,台主动邀请美进行系列活动。一是美军火商代表团窜台。6月3日,27家美国防承包商代表团抵台,出席6日举办的“台美国防产业论坛”。美方厂商参与数比往年多,除传统武器大厂 ,还有制作无人机、无人快艇等遥控载具的厂商。二是美台强化无人机供应链。9月22日,26家美国无人驾驶系统或反无人机系统制造商高管抵达台北,与台湾业界同行、负责武器采购和开发的军方人员以及其他研究人员举行3天会议。迹象表明,台美正寻求鼓励无人机企业之间的合作,美为台提供加入其供应链并进行联合生产的机会,有望帮助台湾对外出口军工产品。三是美对台军售军援次数创新高。美对台9次军售总额近40亿美元,主要是导弹系统、雷达系统以及4架MQ-9B型“空中卫士”无人机、291套携带弹头的无人机系统和720架远程自杀式无人机等;美对台3次军援14亿多美元,主要用于培训、反装甲、无人机等项目。

  组合新建防务单位

  为适应新的安全形势需要,台湾不断调整组建新的防务单位。一是组建认知战研究中心。1月18日至23日,台调查局整合两岸情势研究处、境内安全调查处及资通安全处的力量,成立认知战研究中心。下设“认知研究、资料分析、应处反制”3个组,专职负责相关理论研究、情报分析和威胁处置以及学术交流等工作。二是扩充宪兵规模。3月8日,台军扩大卫戍台北的宪兵部队编制,各营兵力比照陆军联兵营673人加以充实,并增设一个宪兵营,未来台北宪兵部队总兵力由5600人增加到11000人。三是成立“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6月19日,台当局“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成立,由赖清德担任召集人。9月26日,首次召开会议,计划培训40万民兵;12月26日,台当局进行闭门桌上推演,由该委员会成员担任观察员,研究如何紧急应对大陆针对第一岛链的大规模军演。四是继续组建新编后备旅。台军计划在18个县区编组新的后备旅,目前完成编组8个,其余10县市的后备旅尚待组建。

  加快改善武器装备

  8月22日,台当局通过2025年度防务预算6470亿元新台币(下同),增加7.7%,连续8年增长。其中对美军事采购编列705亿元、岛内产制编列576亿元,增长部分主要用于新式战机采购及海空战力提升。一是推进装备研发。1月8日,台湾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公司宣布,完成自产军用教练机的初步设计,标志着取得关键进展。3月6日,台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一种50千瓦的激光武器,可安装在CM-32“云豹”装甲车上增加机动性和射程。6月25日,台防务部门推出基于“云豹Ⅱ”步战车研制的轮式105毫米自行火炮——D2原型。二是改造旧装备。2月5日,耗资45亿美元的“和平凤凰崛起”项目第一阶段任务完成, 139架台湾F-16战机升级为F-16V (Block 70-72)配置。3月13日,美签署协议助台升级E-2k“鹰眼”预警机,计划在台湾实施。6月3日,预算逾百亿元,对台军服役40年的20架C-130运输机进行性能提升。三是列装新装备。3月26日,台军“沱江”级巡逻舰首批6艘完成交付,10月中旬,从美国采购的首批11套“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运抵台湾,由陆军第十军团58炮指部接装。12月15日,向美采购的108辆M1A2T战车首批38辆运抵台北港,计划2025年和2026年再分别接装42辆与28辆。

  革新军事训练演习

  台军围绕“为战而训、战训合一”目标,不断推出训练改革新举措。一是鼓励后备军人志愿参加教召训练。1月23日,台军鼓励男、女后备军人志愿参加教育召集训练,受训名额首次增加一倍,承训男后备军人的单位遍及陆海空军、宪兵、后备指挥部等220个单位,承训女性的有陆、海军、后备指挥部等48个单位。二是调整训练时间和内容。6月以后军官学校学生、联兵旅不再踢正步,校庆活动也以齐步为主;2025年起统一实行14天新制教训练内容,在步枪、机枪、迫击炮之外增加反装甲武器复训。三是变更训练管理标准。正副主官留营恢复常态,结束两年以来要求两者不得同时离营的要求;开放官兵出岛自由行,不再强制要求跟团行动;官兵休假期间也不再每日向部队报平安;安全保密改按美军做法,不再以人员级别,而是以接触秘密的等级进行安全核查与人员管制。四是改版“汉光”演习。仍分两个阶段进行“汉光40号”演习:4月19日至26日进行“兵棋推演”。7月22日至26日举行“实兵演习”,聚焦“无剧本、实战化”演练,首次运用人工智能开发虚拟主播并投入实兵操演。

  更换军队高层人员

  台军高层人事变更历来是其军事发展动向的晴雨表,赖清德继承蔡英文不按人事任命惯例的做法,加紧调整军队人事。一是破例任用防务部门负责人。赖上台伊始,启用与美关系密切的“军事门外汉”顾立雄为防务部门负责人,原负责人邱国正转任中山科学研究院董事长,负责督导各类海战、空战武器研制和量产。二是随即晋升人员。7月1日、8月1日,原空军参谋长曹进平、空军作战指挥部指挥官黄志伟分别调任空军后勤副司令和作战副司令。8月8日,赖首次进行晋任将官“勖勉典礼”,晋升7名中将和24名少将。8月29日,赖举办9月份将官晋升典礼,临时提拔了1位少将和3位上校,打破了上下半年各举办一次晋升典礼惯例。三是拟修法罚退“亲陆”军官。11月17日,民进党“立委”提案修法,根据台“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曾任岛内防务、外事、大陆事务或与安全相关机关的政务副首长或少将以上人员,不得参与有关大陆地区的庆典或活动。拟将对象扩大到“少校以上且领有终身俸人员”,意味着部分“亲陆”军官被调离岗位或退役。

  频繁发生事故案件

  由于兵役期延长、管理人才断层以及军纪不严等问题,导致军中乱象丛生。一是自残人数居高不下。台审计部门公布,2019年起台军自残人数合计158人,其中死亡97人,未遂61人。12月28日,海军陆战队防空警卫群一名潘姓士官值勤期间开枪自杀,是年内发生的第20起轻生事件。二是逃兵现象严重。2024年起台军延长义务役至一年后,时常发生逃兵事件。4月11日,陆军第八军团的一名义务役士兵入伍2天便翻墙出营;5月26日,一名在台中成功岭营区服役的士兵在收假返营时自行驾车逃逸;6月16日,海军“铭传”舰一名欧姓士兵因不想当兵,深夜跳海游走。三是装备事故不断。4月18日,空军一架P-3C反潜机在执行训练任务时,一枚无火药的“小牛”训练弹不明原因落海。8月26日,台军在屏东实施“天马操演”,多发旧型“陶”式导弹因故障坠海。9月10日,空军一架单座“幻影”2000战机在新竹外海夜间训练时失去动力坠海,机上飞行员跳伞逃生。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