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台湾民众党走势观察

日期:2024年04月22日 来源:两岸关系2024年第3期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小封面03

台湾民众党走势观察1

  台湾民众党走势观察

  ■ 胡衡哲

  台2024年两项选举过后,岛内“第三势力”代表台湾民众党(简称“民众党”)的发展受到外界关注。近期,民众党在柯文哲率领下,一方面频频抛出多项政策主张,试图博取媒体眼球,争取岛内民众支持;另一方面密集调整党内人事,意欲补强基层经营,布局2026年“九合一”选举。目前看,尽管该党仍获得不少“厌蓝厌绿”年轻选民支持,在台“立法院”拥有关键8席“立委”,但接连曝出的一些涉贪、内斗、路线摇摆、政治能力欠缺等问题,让该党未来发展充满变数。

  柯文哲接连出招谋求民众党发展

  2024年台两项选举中,民众党有所斩获。在地区领导人选举部分,柯文哲虽早无胜算,但最终仍获得369万票,展示出不俗实力。区域“立委”全军覆没,但政党票仍获300万票,分得8席不分区“立委”席次,成为台“立法院”关键少数。此后,为进一步壮大政党实力、布局2026,柯文哲所带领的民众党动作频频。

  一是调整党务人事。2月1日,柯文哲宣布,曾任柯文哲竞选办公室主任、民进党青年发展部副主任的周榆修出任民众党秘书长,成为该党新的“大管家”。2月6日,柯文哲拍板决定其办公室发言人陈智菡出任民众党“立法院党团”主任,柯办发言人、台北市议会党团副主任吴怡萱担任新设的新闻部主任。3月6日,柯文哲召开民众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组织干部人事案,宣布周晓芸任组织发展部副主任、台北市议员张志豪接任该市党部主委、前“立委”陈琬惠接任宜兰县党部主委,并递补3名中央委员李国璋、孙正华、端木正。

  二是布局基层经营。民众党擅长文宣“空战”,但基层实力长期不足。为解决基层经营问题,民众党多管齐下进行布局。2月17日,民众党宣布在花莲成立不分区“立委”林忆君服务处,负责经营花莲、台东基层,进一步拓展该党基层经营地盘。19日,柯文哲出席苗栗市宫庙活动,与无党籍苗栗县长钟东锦密切互动。29日,柯文哲透露,将在新北林口、台中北屯、高雄左营三地开设“小草咖啡厅”,贩卖饮料热食,每月举办“柯P座谈会”,表明该党欲打造新的舞台与支持者互动。

  三是抛出系列法案。2024选后,台“立法院”成为该党主战场。在台“立法院”新一届会期开议后,民众党迅即接连抛出多项“立法”“修法”主张,试图展现其政治影响力,博取政治筹码。2月5日,民众党“立法院党团”召开记者会,公布“国会”改革、司法改革、媒体改革、财政纪律、居住正义、公民权利、劳工权益保护、医疗人权医护权益以及世代共融9大领域、23个优先法案。3月5日,民众党“立法院党团”推出第二波司法改革修法,提出增订“妨害司法公正罪”“不法关说罪”“弃保潜逃罪”等法案,试图以此凸显该党问政能力,博取社会支持。

台湾民众党走势观察2

  争议事件不断致前景增添变数

  通过一系列人事调整、基层经营、修法主张,民众党获得台媒更多曝光率与关注度。然而,该党久拖不决的高虹安涉贪案、频频曝出的内部斗争以及问政能力欠缺、发展路线摇摆等问题,均给其发展前景增添变数。

  一是高虹安涉贪风暴未止。当前民众党仅有2席县市长,分别为新竹市长高虹安、金门县长陈福海。但高虹安被控在“立委”任内涉嫌贪污,虚报浮报助理补助金。案件自2023年爆发,至今仍持续延烧。3月6日起,台北地院密集开庭审理高虹安涉贪案,高虹安将连续以被告、证人身分到庭。根据法院审理程序,一审判决或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炉。若被判有罪,高虹安政治生命将受影响,民众党政治版图可能遭受冲击。

  二是内部矛盾频发。民众党内部派系复杂、政治光谱多元、斗争激烈。2024年选举期间,围绕是否与国民党合作问题,内部分裂为“主战派”与“主和派”。“主战派”以时任柯文哲竞选总干事黄珊珊、时任柯办发言人陈智菡等为代表,“主和派”以前柯办主任蔡壁如为代表。2月19日,民众党又发生发言人、党团副主任杨宝桢含泪请辞事件,再次引发该党内斗传言。有台媒曝杨宝桢“是被赶走的”,为给陈智菡腾位子;杨原本预计再战台北市第三选区(松山、信义)议员选举,却传出疑似党内另行安排徐千晴或他人参选。3月,柯文哲又抛出“N+1”全台扩大提名计划,拟要求该党现任议员要再拉一位新参选人在同区参选。但该计划曝光后,民众党内反弹强烈。这一问题若处理不好,恐将再掀该党内部争议。

  三是问政能力备受质疑。目前,民众党最大政治舞台在台“立法院”。然而,该党8席“立委”中,仅黄国昌1人有过任职经验,其余7人全为“立法院”新人。在本届“立法院”上班首日,民众党“立委”陈昭姿就犯下污染选票的低级错误,暴露该党“立委”经验欠缺的短板。目前看,该党“立委”尚处“学习阶段”,问政能力有待检验提高。未来,这几位新任“立委”若继续“出包”,恐怕将进一步加深民众党无能的政治形象。

  四是发展路线左右摇摆。民众党依靠“厌蓝厌绿”选民支持起家。发展过程中,该党先后吸收浅蓝、浅绿及部分政治色彩不明显的边缘政治人物加入。正因为这种“政治光谱多元”的政党基因,导致该党在发展路线上始终给外界“忽蓝忽绿”的投机印象。在台“立法院长”选举中,民众党一会跟蓝营纠缠在一起,一会又跟绿营眉来眼去,引来支持者不满。3月14日,柯文哲赴台当局领导人办公室与蔡英文进行所谓“朝野对话”,更引发外界对民众党被“招安”的解读。

  伴随种种争议,民众党的政党形象已受损。据2月底台媒最新公布的政党好感度调查显示,民众党好感度仅32.5%,为岛内三个主要政党的最后一名;反感度却高达50.4%,为三党中最高。这一民调结果显示,民众党近期表现并不令岛内多数民众满意,特别是其在台“立法院”的问政能力更让岛内社会失望。3月12日,台TVBS电视台民调中心公布全台主要政治人物声望调查,显示柯文哲掉出前10名、位列第11名,可见其影响力已明显下降。种种迹象表明,民众党虽通过参与2024选举获得数亿元新台币选举补助款,暂时解决发展所需经费问题,但其基层经营欠缺、人才不足、路线混乱的问题依旧存在,未来发展仍将面临艰巨挑战。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