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2023年台湾社情民意综述

日期:2024年04月22日 来源:两岸关系2024年第3期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小封面03

2023年台湾社情民意综述1

  2023年台湾社情民意综述

  ■ 赵筱婧  李 昊

  2023年台湾民众对民进党施政的不满意度持续增加,对美疑虑上升,呼吁台海和平。大陆出台一系列推动两岸同胞往来,完善台胞权益保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受台湾民众好评。岛内民意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的声音越来越多。

  期盼两岸交流交往,“畏战望和”心态突出

  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在岛内具有较高共识。2023年大陆冲破民进党当局重重阻挠,推动“小三通”复航,要求台恢复两岸直航航点,恢复多项台农渔产品输入大陆,发布台高中毕业生可多渠道申请就读大陆高校,批准新设9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放宽金门高粱酒携带数量等一系列举措,有力促进两岸交流。接待马英九、夏立言、洪秀柱等国民党高层人士来访,与国民党县市长、议长、村里长、社会团体人士等开展交流,推动台妈祖宫庙代表、佛光山寺住持等宗教界人士来访交流,在岛内产生积极影响。台《联合报》9月发布“2023年度两岸关系”大调查,显示台湾民众赴大陆意愿回升,31%愿意赴陆工作,21%愿意赴陆创业,10%愿意定居大陆;46%的台湾学生不排斥前往大陆就业,较上年增加12%。台《远见》杂志10月发布的“2023两岸和平调查”显示,74.4%的民众认为两岸应增加互动,创历年新高。

  对台海生战焦虑上升,呼吁两岸和平。民进党当局顽固推行“台独”分裂,持续借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事件挑动两岸敌对、强化军事战备,导致岛内民众对民进党当局引战的担忧上升,国民党也将“战争与和平”作为2024年台两项选举的竞选主轴。越来越多岛内民众看破民进党操弄两岸议题的伎俩,反对战争、希望两岸和平的呼声增强。台《天下》杂志9月民调显示,46%的民众担心5年内两岸发生战争。台《远见》杂志10月民调显示,若两岸爆发冲突,54.1%的民众不愿意自己或家人上战场;61.8%的民众认为,无论是否亲美,都希望两岸和平。东森新闻云12月民调显示,55.8%的民众认为“2024台湾大选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

  “亲美”“疑美”同时存在,对美心态敏感复杂

  “疑美论”持续发酵升温。受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事件以及美个别政客鼓噪“台海有事将炸毁台积电”等言论影响,台湾民众担心被美抛弃、出卖的情绪明显增强,尽管民进党当局联手美国以多种手段极力压制民众对美疑虑,“疑美论”仍持续发酵。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3月民调显示,55.4%的民众认为美国“只想利用台湾压制中国大陆”;台《远见》杂志10月民调显示,高达67.5%的民众持以上观点,并有46.4%的民众认为“美国不会出兵帮台湾打仗”。

  岛内社会亲美氛围仍在,但多数民众认可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2023年,民进党当局虽然延续一边倒的亲美路线,继续主打“抗中保台”主轴,但多数民众仍认可在中美之间“两边平衡,两边得利”。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3月民调显示,超过61%的民众认为台应该“亲美和中,不选边”,远高于“亲美反中,选择美国”的22.8%。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的三角关系中,有66%的岛内民众认为台应在中美之间维持等距关系。

2023年台湾社情民意综述2

  “维持现状”成主流,预期被统心态显著

  趋“独”民意下降。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6月民调显示,与上年相比,“偏向独立”支持度从24.4%下降到21.4%,“尽快独立”支持度从5.2%下降到4.5%,均为2019年以来低点。台《联合报》9月民调显示,台湾民众主张急“独”和缓“独”的比例为26%,比上年减少5%。台《远见》杂志10月民调显示,赞成“台湾独立”的比例,从上年的28.7%下降到25.2%。

  “维持现状”群体达历史高点。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6月民调显示,持“永远维持现状”倾向的民众占到32.1%,达到30年来最高点,持“维持现状再决定”倾向的民众也维持在28.6%。台《联合报》9月民调显示,台湾民众主张“永远维持现状”者由上年的53%上升至57%,同样创历史新高。台《远见》杂志10月民调显示,27.6%的民众主张永远维持现状,31.9%的民众主张“先维持现状再看”,总计59.5%的民众希望“维持现状”,是2008年来最高峰。

  岛内民众目前不希望因“台独”而激起战端,但因岛内长期的“反共”“反中”宣传教育导致拒统思潮仍在。形势比人强,随着大陆迅速崛起,预期被统逐渐成为岛内民众的潜意识。

  政党认同呈现分化,中间民意不断凝聚

  岛内政治力量加快分化,各政党支持度均未过半。随着台两项选举不断升温,各政党纷纷推出符合自己政党立场的竞选主轴,推出政策牛肉争取选民支持,努力形塑、凝聚各自的支持民意。2023年民进党支持度有下降趋势,国民党支持度波动中继续回升,民众党支持度稳中有升。综合12月主流民调,国民党、民进党排名前两位,支持度都在25%至34%之间。民众党居第三,支持度在12%至24%之间。在台湾选举的刺激下,岛内政治格局加快分化、更趋多元。

  青年族群在中间势力占比明显。台“首投族”约201万,呈现较为显性的政党倾向,民众党柯文哲在青年族群中占据优势。台湾青年一代的思维不同于传统,这些多元、年轻思潮的发展方向,将对岛内民意趋向产生影响。

2023年台湾社情民意综述3

  不满台湾经济民生,反思民进党社会控制

  台经济增长缓慢引发民众不满。2023年台经济持续衰退,台“主计总处”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1.42%,为14年来新低。经济社会积弊丛生,民众收入停滞、生活压力增大,青年群体相对被剥夺感强烈,导致不满民进党施政、希望改善经济民生的民意上升。岛内有关部门估算,民进党当局负债总额激增至66784亿元新台币,人均负债27.1万元新台币,创下历史新高。被民众讥讽为不是“债留子孙”,而是“债留曾子孙”。

  受民进党施政不佳、创新能力不足、吸引外资乏力等影响,台湾传统“五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更加明显。同时,“毒鸡蛋”风波、“高端”疫苗弊案,以及屏东科技园区爆炸案等事件,导致岛内社会弥漫着“缺蛋”“缺药”“缺安全感”的新怪状。“缺”字成为台湾2023年度汉字,彰显不满经济民生的社会氛围。

  六成民众支持下架民进党。民进党施政粗暴,贪污腐败、黑金政治、官商勾结、论文造假、偷税漏税等问题层出不穷,2023年更是桃色丑闻频出,失德败政原形毕露,激起岛内社会强烈不满,民意支持下滑趋势明显。台湾民意基金会发布多次民调显示,近六成民众不支持民进党2024年继续“执政”。多家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民进党的厌恶度高于在野党,“换党做做看”“希望下架民进党”在岛内有过半的民众支持。

  岛内形成反思民进党掌控意识形态的思潮。2023年西方阵营内部对热点事件出现严重分歧,俄乌战争、日本核污水排海、巴以冲突等一系列与台利益相关问题,对台湾社情民意冲击很大,岛内社会对美西方主导认知的思维定势一定程度上出现松动。民进党强打“认知战”,与大陆对抗,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在文化、道德等方面“去儒家化”,导致岛内社会看似文化多元,实则社会道德标准混乱,失范失序言行充斥各个层面。台北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教师区桂芝对课纲反思的呼吁,在社会层面反响热烈,正是呼应了岛内民众普遍的焦虑心态。台湾社会对民进党操纵意识形态的反思已经萌芽。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