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传承孝道厚植中华之根——京台“孝道进社区 情谊续千里”活动成功举办

日期:2022年10月27日 来源:京彩台湾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一样米养百样人,读圣贤之书才能开启智慧。”

22

  10月26日,北京通州区与台湾高雄开展“孝道进社区 情谊续千里”两岸基层视频连线,两岸基层民众及专家100多人参与活动,共同寻找孝道文化在两岸传承的根基,互相交流社区治理经验。

  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是一个曾以穷和乱闻名的村庄,1998年开始,在党支部书记王书信带领下全村弘扬孝道文化,如今成为全国文明村、孝道村、幸福村。“我是农民,就以种庄稼的思想来思考仇庄村这块儿地,地不种‘庄稼’,‘杂草’就会丛生。正能量不起来,负能量就要占据。”王书信上任第一年,仇庄村就设立了“老人节”,每年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孝道文化慢慢在仇庄村扎根并开花结果,而家风文化则是从最早的孝道文化演变来的。2014年,仇庄193户家庭提炼制作了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一封挂在自己家里,另一封则放在村史馆里,让家风家训家规代代传承下去。

23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先,孝为人立身之本。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孝文化的历史,两岸一弯海峡相隔,孝的传承共同承载了中华民族之根。台湾高雄弟子规人文艺术学校校长池学文,分享了自己如何由一位医疗工作者转变为践行“提升孩子的品德,将普天下的孩子送到妈妈身边”誓言的志愿者。池学文表示,在台湾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父母不孝顺、对师长不恭敬,这在本质上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在丧失,社会根基在动摇。他担忧医生只能救助病人身体,却不能改变心灵。中华传统文化是孝道文化,这是炎黄子孙的底色。“思则得,不思则不得。古圣先贤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池学文决定弃医从文,“一样米养百样人。要用古圣先贤的智慧提升孩子的品德,开启他们的智慧。”弟子规人文艺术学校由此成立,在社区里开展体能课和美劳课,让孩子从小感受孝的力量,身体力行并内化到心。

24

  许允礼来自台北,目前在北京实习。她说“一个人孝顺不孝顺,除了物质生活方面,还要注重老人的身心健康。家中老人身心健康才是我们晚辈的最大福分。”无论她自己家庭还是周围同学、朋友家庭,都非常重视孝道。从小父母就教育她,孝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格,孝亲、爱自己、爱别人,社会才会有温度。孝道不仅是孝敬老人的个人品德,也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对于两岸交流,她说“不来不知道,来了吓一跳。”来之前不了解大陆,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了才发现,大家说着共同的语言,有着共同的血脉,很多东西都能理解。最让她震惊的是,这边的年轻人都特别有规划、有理想,这也迫使她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所以,现在她重拾儿时的梦想——体育,正计划考体育教育方面的研究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倡导在全社会形成爱运动、健康运动的理念,让运动贯穿一生,将老年人健康生活的时间拉长。

25

  活动中的文艺演出、共同手作造型气球,共系同心结等环节,将会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两岸民众通过视频纷纷向对岸发出交流互访的邀请,共同弘扬孝文化,千里续情谊。(作者:鲁丽玲)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