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

2023年京台社区生活垃圾治理交流会暨《民生“关键小事”——生活垃圾治理学习手册》发布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3年03月21日 来源:京彩台湾
【字体: 打印 当前阅读量:

  环保互动小课堂连线高雄、快板表演垃圾科学分类、绿蓝红灰人偶“垃圾桶”现场演示垃圾投放、京台志愿者登台分享心得体会……

  e6ef2f4a02594ea8878f6c0b9da4e023_noop

  3月21日,“垃圾科学分类 两岸社区同行”2023年京台社区生活垃圾治理交流会上,形式新颖、多样的交流活动给京台两地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交流活动在北京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和高雄前金区分设会场连线举办。京台两地城市管理负责人、专家学者、社区民众等200余位嘉宾相约云端,聚焦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宣传引导、低碳环保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生活垃圾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两地社区基层民众交流,巩固和增进两岸同胞感情。

  0b6eaa7a3db342668e5352c02749c064_noop

  北京市台办副主任李劲松在致词时表示,北京对台交流工作与首都建设相结合,聚焦民生领域,做好关键小事,提高民众福祉。两会前,高雄里长来京交流,关心的、问的、看的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比如社区停车、养老、垃圾分类、文化活动组织等。去年北京已经成立几十家对台交流基地,国台办对北京的对台基层交流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将进一步发挥交流基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窗口作用,持续提升京台基层交流影响力。

  88ef001125bd42cbaf5730e9aaa8a79d_noop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徐利介绍了北京垃圾分类治理成效,通过精治共治法治,夯实基础,系统治理,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全市1.6万个社区、村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2021年,两岸启动城市治理经验交流活动,两岸专家、学者、居民、从业者都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些城市治理方面的共识。在交流经验基础上,组织编写生活垃圾治理培训教材《民生“关键小事”——生活垃圾治理学习手册》,为全市基层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台湾中华医事科技大学环境与卫生安全工程系院长刘保文从地球是一个循环系统的角度,介绍了台湾废弃物管理与法规、源头减量、垃圾分类与循环再利用,回收物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源头减量还地球良性环境。

  高雄前金区长生里里长陈宗佐对当地的社区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了介绍。长生里与石景山在社区交流方面有十几年的历史,双方一直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垃圾治理方面,长生里实施垃圾不落地政策,居民在规定的时间与地点投放垃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两岸居民探索垃圾治理新举措,相互交流学习。垃圾分类指导员表演的快板《垃圾分类我来说》,展示了石景山区“老街坊”志愿者群体、桶站值守、宣传引导监督的工作举措。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的环保小志愿者们通过开展现场教学,与高雄民众共同上了一节生动的《环保互动小课堂》,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在风趣的讲解、生动的图片展示和人偶“垃圾桶”的互动中,双方不仅了解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加深了两地友谊。

  0bd7f4ae9e1348dda004e573d6410317_noop

  本次交流活动中,市台办、市城市管理委向全市各区所有343个街道乡镇、部分示范小区村发放《民生“关键小事”——生活垃圾治理学习手册》一书,为全市基层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帮助。同时市台办为石景山区高井路社区和电厂路小学两家单位授予“京台基层交流基地”。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中华两岸活动交流总会共同承办。北京市台办、市城市管理委、石景山区相关领导,各区城市管理委负责人、石景山区相关街道社区代表、部分居民群众参加北京会场活动。台湾中华两岸活动交流总会,高雄市前金、阿莲、田寮等区相关里长和居民参加高雄会场活动。(作者:京彩台湾鲁丽玲 石景山区台办)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