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京源学校与台北市私立静心学校,通过视频连线开展同上一堂课活动。在京源学校四层多功能厅,一场别开生面、跨越海峡的艺术赏析课正在进行。京源学校和台北市私立静心学校的各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网络“云端”共同赏鉴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感悟中华文脉延绵不断的凝聚力量。
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不幸因焚两断,前半卷“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两校学生在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带领下,从河流故事、文化意蕴、作者经历、画作背景等四个角度,共同深入赏析了《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在课程中的“讲述传奇”“神游山水”“品味画作”环节利用文字、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了学生们对富春山水的向往之情。随后,两岸学生展开想象,根据山水画的布局手法,结合剩山图现存部分的图景,用线描速写的形式进行“补画创境”。在现代化技术手段支持下,两岸师生仿佛置身于同一课堂,交流、学习、创作,共同向中华文化致敬。
静心学校唐尚智校长和京源学校白宏宽校长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两校自2016年以来的友好交往历程。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从2020年起双方创新交流方式,通过网络“云端”实现两岸师生线上相聚,互动切磋。
2011年6月,剩山图与无用师卷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首度合壁展出,《富春山居图》也成为两岸相连的文化象征。在“山水合璧”十周年之际,京台学子共赏这件艺术珍品,感受着两岸“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线上相聚虽然短暂,海峡两岸师生的真挚情谊却将日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