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56个民族心相连、探讨老年人颐养照护、交流社区治理体系……5月15日,台湾高雄市前镇区基层里长参访团一行20人到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参访交流。
上午,参访团来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是以全国56个民族的文物为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的民族学专业博物馆,藏有各民族锦旗、革命文物、历史文献、珠宝、武器、乐器等5万余件文物。在参观《衣无语、绎大千——中华民族袍、衣、裙、裤展》《大地回声——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文明的符号——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籍陈列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古马精神摄影展》时,大家认真倾听讲解,不时发问,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午,参访团来到紫竹院街道紫竹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驿站不仅提供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助餐服务等6项基础服务,还整合街道资源,拓展社区团购、居家护理、护士上门、24小时应急救援等多项服务。创新升级上门服务,扩大驿站服务半径,形成紫竹院街道全域服务地图,构建“中央厨房+驿站+家”三级配送网络,实现将老年餐送到老人桌边。参访团现场体验了中医巡诊、康复理疗等医护到家志愿服务。
随后参访团来到紫竹社区书画社,书画社的老师和学员们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并介绍书画社活动,大家欣赏书画社作品、深度交流书画知识。台胞面对一幅幅书画纷纷表示,海淀区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看到这些作品就能感受到老年人丰富的精神生活。情到深处,学员们将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来访客人。
在高科技企业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家表示,通过科技发展真切感受到国家高科技综合实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在座谈会上,紫竹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秀丽对台湾同胞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街道发展现状、整体规划及各社区建设情况。各社区负责人与前镇区里长们就社区建设、物业管理、养老、社区居民自治、垃圾分类等方面深入交流探讨,现场氛围热烈亲切。
高雄市前镇区忠诚里里长吴安美对紫竹院街道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运作方式大加赞叹,同时介绍了忠诚里管理情况。她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儿女都重视传统节日。忠诚里除了和大陆一样过好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之外,还会在母亲节和重阳节对老人进行专门服务,让曾经作为社会支柱的老一辈能够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吴安美指出,台湾的社区治理最大的特色在于志工,忠诚里的志工都是志愿加入到服务社区的工作中,每一个人都特别尽心尽力。因为每一个人都会变老,为老人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在特殊的日子里,忠诚里的老人早上会到社区关怀据点进行健康检测,如量血压、血脂等;接着是动态运动,老年人在志工带领下伸伸胳膊扭扭腰,活动筋骨,为一天的生活增加活力;运动完之后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家常、谈心事;下午是静态运动,做手工、画画等,修身养性。最让老人们开心的是会餐,老人们将自己的食材拿出来一起制作一起品尝。
七十多岁的前镇区忠诚里顾问吴张小玲,是第六次来大陆。她说,每次来大陆都有收获,这次最大的感受是参访越来越接地气,能深入基层民众,心也越来越近。
“新冠疫情过后,我们来到紫竹院街道参访交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交流是为了更好的融洽、融合,本次交流是一次文化之旅,双方取长补短,希望两岸基层交流越来越多、越走越近、越来越亲。”中华两岸交流总会理事长王懋昌表示,本次行程收获满满,通过热情互动、深度交流,将两地的地缘、血缘、文缘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
北京高雄两地的社区交流,探索了两岸基层交流合作新模式,也让两岸同胞获取诸多有益经验,结识许多好朋友。海淀区台办主任、二级巡视员王锋,紫竹院街道党工委书记常增玉、办事处副主任马秀丽及街道相关部门同志全程陪同来访台胞走访参观,共叙两岸深情。(供稿:海淀区台办,京彩台湾鲁丽玲)